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布《北京市排放废水收费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15:42:0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98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布《北京市排放废水收费暂行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


京政发[1981]38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布《北京市排放废水收费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中央书记处关于首都建设方针的四项指示,加强城市废水排放的管理,促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必须实行排放废水收费制度。当前,首先对各单位超过有关规定标准排放废水收取排水费。市人民政府特颁布《北京市排放废水收费暂行办法》,自一九八一年六月一日起实行。


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北京市排放废水收费暂行办法

为加强城市废水排放的管理,促进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废水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必须实行排放废水收费制度。当前,首先对各单位超过有关规定标准排放废水收取排水费,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收费范围

第一条 各单位排放废水,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论其排放方式和排水设施如何,均需缴纳废水排放费。
1、废水中含有的任何一种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国家《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第三章表2、表3的规定者;
2、废水中含有病原体而任意排放者;
3、废水水质不符合国家《放射防护规定》的排放规定者;
4、排入下水道的废水,不符合国家《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第十六条的规定者。
第二条 排放废水的水质符合国家《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放射防护规定》及《北京市三废管理试行办法》等有关规定者,除特殊情况外暂不缴纳废水排放费。

二、收费标准

第三条 废水按其所含有害物质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 含有汞及其无机化合物、锅及其无机化合物、六价铬化合物、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铅及其无机化合物、氰化物、有机磷、硝基苯类、苯胺类和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第二类 含有硫化物、挥发性酚、石油类、铜及其化合物、锌及其化合物、氟的无机化合物的废水。
第三类 含有悬浮物、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的废水。
第四类 含有酸碱的废水。
第五类 含有病原体的废水。
第四条 排放废水按下列规定收费:
1、排放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废水按下表规定,根据废水中有害物质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倍数收取排水费;
2、排放第四类废水,按其最高容许排放浓度(PH值6-9),PH值每增加或减少1,每立方米收费一角;
3、排放第五类废水,每立方米收费五分。
第五条 排放废水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依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分别计算,按收费金额最高的一项收取排水费。
第六条 各单位排放废水的水质,到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仍不符合《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和《放射防护规定》的各项要求者,自一九八三年一月一日起,按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逐年增收百分之三十的排水费。
第七条 凡使用渗井、渗坑排放废水(生活污水除外)的单位,不论其水质如何,一律要在本暂行办法颁布后两个月内到环境保护部门登记,并限期停止使用。不按规定时间登记或逾期不停止使用者,一经发现,除立即停止使用外,并根据其使用渗井渗坑时的平均排水量,按下列规定收取排水费:
1、排放废水有本暂行办法第一条第1、第2、第3各款情况之一者,一律按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加倍补交自本办法生效之日起至停止使用之日的全部排水费;
2、排放本条第1款规定以外的其它废水者,按每立方米一角补交自本办法生效之日起至停止使用之日的全部排水费。

三、处罚

第八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除按规定收取排水费外,并视情节轻重对排水单位处以罚款。
1、已有废水治理设施,闲置不用或擅自拆除,致使排放废水有本暂行办法第一条各款情况之一者;
2、国家和市、区、县下达的限期治理项目,无正当理由,逾期未能完成者;
3、违反“三同时”规定,致使排放废水有本暂行办法第一条各款情况之一者;
4、采取稀释等不正当手段排放废水或谎报排污情况者。
第九条 罚款数额由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意见。
罚款五千元以下的由区、县环境保护部门决定;罚款五千元至五万元的,由区、县环境保护部门报区、县人民政府审批;罚款五万元至二十万元的,市政府授权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罚款二十万元以上的由市环境保护局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罚款后继续违反本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者,得连续从重处罚。
第十条 排放废水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引起人身伤亡或造成经济损失者,除由排水单位承担经济赔偿外,并要根据不同情况,对肇事者和单位的领导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经济责任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四、收费方法

第十一条 排放废水的水量按下述方法计算:
1、排水系统装有排水累计流量计的单位,其排水量按流量计的计量计算。
2、无排水流量计的单位,其排水量按用水量的百分之八十五计算;
使用自来水及河水的单位,其用水量按自来水及河水的收费水量计算;
使用自备井的单位,要安装水表,其用水量按水表的计量计算。
3、凡产品以水为主要原料的(如汽水、人造冰等)企业,其排水量应在用水量中扣除产品中的原料水量。
第十二条 排水单位应定期或根据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提出水量测定和水质化验资料。环境保护部门有权对其水量进行检查、测定。
第十三条 环境保护监测部门每月定期对排放含有害物质的废水进行检测化验;也可以根据需要不定期抽查排水水质。任何一次检测化验,发现有本办法第四条情况之一者,当月排水费即按第四条、第五条规定计算。
排水单位对监测数据有异议时,由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仲裁。
废水中含有国家《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第三章表2所列各种有害物质的,应检测车间排出口的水质;含有表3所列各种有害物质的,可检测工厂排出口的水质。一个单位有几个排水口时,各排水口的水质、水量可分别测定。

五、收费和罚款的使用

第十四条 排水费和罚款由市环境保护局统一收取。所收款项的百分之五十用于补助各单位污染源的治理、废水的综合治理以及排水收费的管理和监测,由市环境保护局统一安排;百分之五十按月划交市政工程管理处安排,用于城市排放污水设施的整治和维护。

六、附则

第十五条 各单位必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切实负起治理污染的责任。本暂行办法实行之后,各单位专用排水设施(包括管道、沟渠、泵站)和废水治理设施的新建、扩建、改建和维护管理仍由使用单位负责;排放废水造成危害的经济赔偿和罚款仍由肇事单位负责。
第十六条 本暂行办法自一九八一年六月一日起生效。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啤酒强制性国家标准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啤酒强制性国家标准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监督局:
为有效防止啤酒瓶爆炸伤人事故,切实保护企业、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现就实施GB4544—1996《啤酒瓶》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啤酒瓶新标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啤酒瓶,必须符合啤酒瓶新标准。不符合啤酒瓶新标准规定的啤酒瓶不得出厂和销售。
二、根据《关于国家标准〈啤酒瓶〉(GB4544—1996)实施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技监局发〔1998〕40号)精神,从1999年4月1日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瓶装啤酒必须使用符合啤酒瓶新标准的啤酒瓶。
三、自1999年4月1日起,凡啤酒生产企业使用不符合啤酒瓶新标准的啤酒瓶盛装啤酒的,即认定为生产的产品存在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隐患,不符合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四、自1999年6月1日起,凡销售者销售的瓶装啤酒不符合啤酒瓶新标准的,即认定为销售的商品存在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隐患,不符合有关的要求。
五、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瓶装啤酒生产企业应当从严格按照啤酒瓶新标准组织生产的啤酒瓶生产企业购货,增加新标准瓶储备,并应建立回收瓶质量检验制度,尽快淘汰不符合啤酒瓶新标准的啤酒瓶,确保自1999年4月1日起所用全部啤酒瓶符合啤酒瓶新标准规定。
啤酒瓶销售者应当自1999年4月1日起检查进货,验明啤酒瓶瓶底以上20mm范围内是否打有专用标记“B”、是否标明生产企业的标记、生产的年和季等标识,确保在1999年6月1日起不再销售与啤酒瓶新标准标识不符的瓶装啤酒。
六、自1999年4月1日起,对本通知第三条所规定的行为,自1999年6月1日起,对本通知第四条所规定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予以处罚。其中,计算违法所得的公式为不符合新标准的啤酒瓶数量乘从啤酒瓶生产企业购买的符合新标准的
啤酒瓶的单价同从社会上回收的啤酒瓶的收购单价之差。具体差价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监督局以0.35元为参考确定。
七、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以报刊新闻、公告宣传、电视广播等手段,大力宣传本通知,使啤酒零售商和广大消费者掌握识别啤酒瓶是否符合啤酒瓶新标准的要领,形成全社会自觉抵制旧标准瓶瓶装啤酒的氛围。



1999年3月8日

化学工业部科技兴化奖学金管理评定暂行办法

化工部


化学工业部科技兴化奖学金管理评定暂行办法
化工部



为了振兴我国的化学工业,鼓励全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成才,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立志献身祖国化工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设立化学工业部科技兴化奖学金。具体评定办法如下:
一、奖励对象
化学工业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教育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在籍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
二、奖励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抵制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2)模范遵守国家的政策、法律与法令,严格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3)热爱并立志为祖国的化工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一年内各科学习成绩优秀或在“科技兴化”活动中做出显著成绩者。
(4)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三、奖励人数及金额
评选人数与本办法所规定奖励对象人数的千分之五。奖学金额每人人民币400元。
四、评定时间
科技兴化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时间为每年三月进行(一般在五月初结束)。
五、评选办法
科技兴化奖学金的评定,由学生所在的系(部)推荐,经院(校)科技兴化奖学金评定领导小组评审,于每年四月上旬将申报表(见附表一、附表二)报化学工业部科技兴化奖学金评审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部评审管理委员会)审批,对获奖者颁发由化学工业部部长签署的证书和奖金
。连续两年获得本项奖学金的优秀学生,毕业分配时可在化工系统当年计划内择优选择就业单位。
各校可根据本办法制定评奖细则。并将细则报部评审管理委员会备案。
六、组织机构
部评审管理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由化学工业部和有关院校推荐人员组成,每届任期五年。负责制定奖学金工作的有关规定,审定与监督奖学金的颁发工作。化学工业部教育司为评审常设机构,负责奖学金评定工作的具体组织与管理。化学工业部经济调节司负责奖
金的筹集和管理,欢迎国内外有关单位及个人捐助。各有关院(校)相应设立科技兴化奖学金评定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奖学金评审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报部评审管理委员会备案。
七、各院(校)在评定过程中,要加强领导、坚持标准、严格考核、择优评定、不凑比例、保证质量。
八、本办法由化学工业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表一:
化学工业部科技兴化奖学金申报汇总表
院(校)名称:
┏━━━┯━━━┯━━━┯━━┯━━┯━━━━┯━━━━━━━━━━┯━━━┓
┃序 号│专 业│姓 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上一年度是否获得该奖│备 注┃
┠───┼───┼───┼──┼──┼────┼──────────┼───┨
┃ 1 │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5 │ │ │ │ │ │ │ ┃
┠───┼───┼───┼──┼──┼────┼──────────┼───┨
┃ 6 │ │ │ │ │ │ │ ┃
┠───┼───┼───┼──┼──┼────┼──────────┼───┨
┃ 7 │ │ │ │ │ │ │ ┃
┠───┼───┼───┼──┼──┼────┼──────────┼───┨
┃ 8 │ │ │ │ │ │ │ ┃
┠───┼───┼───┼──┼──┼────┼──────────┼───┨
┃ 9 │ │ │ │ │ │ │ ┃
┗━━━┷━━━┷━━━┷━━┷━━┷━━━━┷━━━━━━━━━━┷━━━┛
填表日期:
附表二:
化学工业部科技兴化奖学金申报表
院(校)名称:
┏━━━━┯━━━━┯━━━┯━━┯━━━┯━━┯━━━━━┯━━━┓
┃ 姓 名 │ │性 别│ │年 龄│ │ 政治面貌 │ ┃
┠────┼────┼───┼──┼───┴──┴──┬──┴───┨
┃ 专 业 │ │年 级│ │ 任何种社会工作 │ ┃
┠────┼────┴───┴──┴─────────┴──────┨
┃ │ ┃
┃ 学 │ ┃
┃ 生 │ ┃
┃ 表 │ ┃
┃ 现 │ ┃
┃ 情 │ ┃
┃ 况 │ ┃
┃ │ ┃
┠────┼────────────────────────────┨
┃ │ ┃
┃ 推荐 │ ┃
┃ │ ┃
┃ 单位 │ ┃
┃ │ ┃
┃ 意见 │ ┃
┃ │ (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学校 │ ┃
┃ 评审 │ ┃
┃ 小组 │ ┃
┃ 意见 │ ┃
┃ │ (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化工 │ ┃
┃ 部评 │ ┃
┃ 委会 │ ┃
┃ 意见 │ ┃
┃ │ (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备注 │ ┃
┃ │ ┃
┗━━━━┷━━━━━━━━━━━━━━━━━━━━━━━━━━━━┛
附:化学工业部科技兴化奖学金发放学校名录(共35所)
一、化工部直属高等学校(共8所) 北京化工学院 南京化工学院
郑州工学院 青岛化工学院
沈阳化工学院 武汉化工学院
南京化工动力专科学校 连云港化学矿业专科学校

二、国家教委所属高等学校(共8所) 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化工学院
浙江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成都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三、地方所属高等学校(共19所) 北京联合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吉林工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河北工学院
齐齐哈尔轻工业学院 太原工业大学
内蒙古工学院 河北轻化工学院
江苏化工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学院
浙江工学院 江西工业大学
福州大学 广东工学院
广西大学 四川轻化工学院
贵州工学院 上海化工专科学校
云南化工专科学校



1991年5月7日